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章 魏博,又是魏博(四)
    打响造反第一枪很难。

    造反后怎样收场更难。

    自立为王。

    兵败身死。

    招安投降。

    一般就是这三条路好走。

    第一条路当然最好,但是得实力够强,还得有机缘。

    张彦等人很清楚自己实力不够,所以只能在兵败身死与招安投降二选一。

    当然选招安投降。

    怎样在招安后不被清算,这是张彦们主要考虑的问题。

    负隅顽抗?呵呵。

    他们是外来户,时间太短,根子不牢,哥几个有没有杨大帅的威名与手段。以招安为目标赞做抵抗还行,真要是没头没脑死顶?比如管是李老三还是刘百计来,真打起来,很难说这帮魏博兵会不会绑了他哥几个去邀功。

    这帮混蛋杀土着节度使都跟杀鸡一样,何况是他几个外来户。

    要说咱杨大帅打进魏博是带着不少老兄弟的,否则怎么能够迅速镇服宵小。问题在于,人学好他不容易,学坏很简单呐。有魏博本地这群混蛋做榜样,究竟有多少老弟兄还可靠?

    张彦都不敢想呐。

    这你吓人不吓人。

    好片刻,张彦道:“我等人微言轻,拜见唐公,还需贺公出面。”

    贺德伦道:“自当出力,只是怎样交涉还请张公明示。”

    ……

    终究还是魏兵沉不住气。

    五月初九。

    魏兵使者抵达临清。

    既然使者来了,能否说得魏兵投降就意义重大,能否顺利取得魏博,打开南下的大路,就看这个了。

    众文武其实都有一点紧张,一点忐忑,尤其是张德。

    主要不久前张大帅才跟杨师厚碰了一场,嗯,有点难受。如今的魏兵一改从前的囊糠,打起仗来嗷嗷叫,很让张德吃不消。能不跟这帮家伙硬做,张节帅那是千肯万肯的。

    气氛略有些沉闷,李枢密道:“给诸位通报一个消息。关中李继徽假子李保衡,杀了李彦鲁,自称留后,以邠、宁二州投了朱梁。李承嗣准备看看李茂贞有什么动静,凤翔若出兵则罢,若不管,咱李大帅就准备把庆州拿下。”

    入塞时日不短,张德风霜之色渐少,倒是养出几分文气。

    听说,张德张大帅笑道:“咳,这人呐,真是不同。承嗣也不小我几岁,还如此干劲十足。我看,再有个几年,说不得关中都打下来了。”

    李枢密凑趣道:“承嗣有干劲儿是好事。

    天宝以来,中国颓丧太久,是得有几个有志气的将军教教这帮胡儿做人。

    嘿,关中嘛我看倒不必着急,有余力,不如往河西打打看。

    丝路还是很有油水地。咱海船走海路南下,毕竟风高浪急,时有事故发生,而且广州那边手也太黑,买卖虽做得,收益终究有限。若能打通河西,河东、河北宝货走陆路过去更顺畅,十分有利。

    我闻河西如今是一盘散沙,李承嗣有夏绥、朔方两镇打底,这边再支持他一些,就由他慢慢折腾着。若有一日承嗣恢复了河西,西域,嘿,他若有意,我看,便是让他永镇其地亦无不可?”

    张德眸光一闪,道:“枢密使,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这话我等可都听到了,你可不要食言哦。”

    李枢密冲赵珽道:“哈哈,好。赵公,把这事记下来。

    行文给李承嗣,让他放手做。可是有一点,关中这边我不打算大打,他若捅出篓子,让他自己善后。但是,若他真能恢复安西,便允他个安西王。

    你也跟他提个醒,我军重点还是河北,给他那边支持不了太多,让他悠着点干。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走快了,咔,容易扯着蛋。”

    众将大乐。

    闲谈间,使者到了。

    这使者自称司空,贝州人士,郑守义放出十三郎验看真伪。

    史十三瞧了两圈,摇头表示不识。

    也不怪他,这位哥是博州人不假,可是离镇多年,哪里识得许多镇中后辈。

    不过,郑守义看看边上这个副使,怎么越瞧越觉着眼熟呢?向李枢密望去,却见李老三也有点茫然,却暗暗向他示意不要声张。

    那正使主要过来送信,是贺德伦亲笔所书。

    洋洋洒洒一大篇,基本意思就一句话,贺德伦自请出任天雄军节度使,为大唐永镇魏博,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待使者退下,将军们就骂开了。

    随时准备出任宰相的郑守义当仁不让,道:“不当人子。贺德伦是想瞎了心么?我闻卢文进那逆贼也在贵乡,奶奶地。”他这个楼有点歪,实在是对于刘守光被杀一事久久不能放下。

    张万进么不说了,这卢文进就实在不是个东西。

    亲兵队头子造反?这谁受得了。

    堂中众人都知道这根本就是张彦几个投石问路,把贺德伦推出来当枪,漫天要价,等着他们落地还钱。

    叛军想得挺美。

    想自治,想要听调不听宣?还是不听调也不听宣?

    奶奶地,张德、郑守义都没这个待遇,张彦这群瞎了心的真是异想天开。

    闹了几句,众人就都看着李枢密,等他拿主意。

    李枢密琢磨一下,直接让人叫那使者回来,道:“魏博啊,就是个泥潭。其实,有人愿意在这儿蹲着,我是没意见,只要不跟着朱梁闹,一切都好谈。

    既然贺将军有这个心,那不妨过来谈谈。

    不过,汉贼不两立,讨逆梁,我难免要从魏博路过,这事要有个说法。

    其次,作为属镇,该缴供赋总也要有个规矩。

    再次,征调兵马也需说妥。

    你呢,也做不了主,回去让贺将军想想,是他自己来与我谈呢,还是派个能做主的来,我都欢迎。”

    也不多废话,当夜摆上宴席款待使者,准备明日就送他们回去。

    是夜,李枢密亲自作陪,规格给够。

    柳烧不要钱般搬来,一众兵头轮流上阵,转眼就把使团放翻。

    然后刘四哥就屁颠颠出现了。

    郑守义憋了半天,一把将这厮揽在怀里亲热,好悬没把刘四揉散了摊子。

    “这厮,山北一别这有几多年岁,还道你死了。好好。”老屠子非常开怀道,“三郎啊,俺当初从军十个老弟兄,至今一人不损。哈哈。出来这些年,别事不说,只这一点最叫我欢喜。”

    其实自打郑安回来后,刘老四就成了断线的风筝,李老三也很久没有消息,今日相见十分感怀,道:“四郎,你怎么在此?”卢龙探子成了魏博乱兵的副使,实在勾人好奇。

    刘四郎刘梁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亦很激动,与一众纷纷见礼,道:“郑兄,三哥儿还好吧。”这个三哥当然就是刘三了。

    老郑不悦道:“你这耳朵聋了么。方才不是说了老弟兄一人不损,这厮在镇中给爷爷看家呢。嘿嘿,要问详细些,你回去自去问他。

    嗯,你婆娘娃儿都好。

    咳,不容易,三郎时不常作假送家书回来,让家里安心。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看你还是回来吧。爷爷事业大了,只缺老兄弟帮助。”

    郑守义情真意切,刘老四向老东家拱拱手,却转头对李枢密说起了经历。

    ……我辗转与马慎交相熟。前年朱有贞欲起事,遣马慎交为使,交通杨师厚,我随行来魏州。事成后杨师厚权重,朱有贞需留人在魏州与他勾当,马慎交便与我留下。

    此次杨师厚身死,马慎交连夜回东京报信,我借口为他遮掩未走。

    这番朱友贞欲拆分魏博,镇中大恐,张彦等忧惧为友贞所害,鼓动军士作乱,嘿嘿,我助了他一臂之力。今张彦等心知在梁必死,又知我是燕人,便让我随从出使,看是否能寻条道路。”

    刘四简要说了近年经历,言语平淡,但是其中的艰险起伏,李三与郑二岂能不知。待他说完,李枢密道:“魏博,嘿。”

    真的是一声叹息。

    郑守义很能体会李老三的苦恼。

    魏博武夫桀骜难驯,罗绍威自废武功屠尽老牙兵,这才几年,又跟着杨师厚、张彦几个外来胡闹。可是魏博又偏偏地处要冲。

    面对这等魏博……

    总不能都杀光吧。

    看一看史怀仙,郑守义只觉着魏博武夫真是头疼。

    李枢密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一声叹息,刘四却已猜到他的顾虑。听说魏博乱起想来掺一脚,到门口又有些纠结,怕陷进魏博这个泥潭里。也不怪李老三,实在是魏博武夫太优秀啊。

    刘四便道:“李公,郑公。虽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亦有云且顾眼前事。

    魏博正当要冲,机会难得。

    至于魏人之难治,立镇百有余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早两年朱梁行苛法,固然有些怨气,但亦使魏人畏惧。杨师厚死,魏人初无乱心,实因有贞举措失当,使魏人惊惧,才为张彦等鼓动。

    此刻魏人也是骑虎难下。魏人不信有贞,而我军则无此忧。只要给魏人一条出路,事情并不难办。

    至于后事,容后再说。

    要我看,依卢龙治理之法足矣。”

    李枢密闻言颔首。

    郑守义道:“使君,刘四所言不错。管他那么多,先拿下魏博再说。如此我兵锋直抵大河,抬腿就到汴州!大大有利。”

    李枢密盘算片刻,道:“你说,我邀张彦等人来谈,他能来么?”

    郑守义眼珠子一转,道:“嗯?赚他过来斩了么?不错不错,斩了这些祸事精,底下兵将好说。”

    刘四胸有成竹道:“朱友珪弑父篡逆,大失人心。朱有贞登位以来,一直有意重振朝纲,奈何杨师厚陈兵魏博,为一帮老将撑腰,始终不能如愿。此次杨师厚暴毙,我都怀疑是否有人做了手脚。

    杨师厚那厮我也见过几回,不是短命之相。”

    老黑嫌他扯得太远,道:“你奶奶地商贾出身,几时习得阴阳,看得命相。说正事,休要扯远了。”

    刘四哥也不跟这老屠子计较,徐徐道:“此次杨师厚暴毙,正是良机。

    朱友珪生母低贱且得位不正,朱有贞却不同,他是贞元皇后嫡出,也有几分才干。他报父仇登位,虽有微瑕,大节不亏。

    登位以来,有贞并无何事出格,与朱温当年虽不能比,但诸将亦能接受。

    正因如此,杨师厚一死,这厮便有心拆分魏博,立个榜样,树立威信。底下军校兵丁未必有事,但杨师厚这些爪牙必被清算。是以张彦等奋而作乱,欲死中求活。张彦等深知不能容于有贞,想活,只有投我一途。

    刘鄩大军就在洹水,公不妨强硬些,彼等十九能来。”

    “有理。”李枢密微微垂首,下定决心玩一把劫盟。

    有刘四这个内奸剖析隐情,郑大帅心中大定。此时己方占尽优势,正该嚣张一些,态度软了反倒不妥。老屠子心中大赞刘四这厮打仗不行,搞这些狗屁倒灶真是一把好手,得赶紧弄回来给爷爷帮工。

    刘四忽然补了一句,道:“除乱当除根。”

    ……

    次日辞行时,李枢密果然态度转趋强硬,要使者回报贺德伦,若真有诚心就自来行营商谈。

    得了使者回报,张彦忙与一众兵头商议。

    听说唐公同意贺德伦接任节度使,众人大觉欣慰。

    至于邀请贺德伦去谈判,这就更没问题了。投诚这种大事,可不得谈下好处再办,否则弟兄们凭什么投你。且让贺德伦去谈,呵呵,谈得好就办,谈得不好就算,哪怕老贺被人砍了,爷们儿也没损失。

    对于这种错误思想,张将军坚决反对。张彦道:“不可。贺德伦与我等不是一心,他去,不能放心。”

    众武夫闻言,亦觉有理。他们杀了贺德伦这许多亲兵,梁子结下不浅。

    但是贺德伦不去,谁去?

    众武夫互相张望打量,谁都不想做这个出头鸟,一时堂中十分安静。

    却是卢文进搔搔头道:“蛇无头不行。纵使贺德仑去,张帅亦不可犯险。”

    这货跟随刘守光身边多年,得其熏陶,不与一般武夫相同,很多弯弯绕绕也都精熟。尤其他加入杨师厚的团队属于后进,更要悉心经营。这话说得进可攻退可守,不论什么结局,都能卖好,心下暗自得意。

    “正是。”李遇亦道,“张万进献云中,李小喜献渝关,皆有大功于卢龙,而二人郁郁不得志,可知李贼为人。今卢龙占尽上风,反允我天雄军节帅之位,只怕不真。”乱世里能做到这个位置,都不是凡人。

    张彦等等无人再说,又看看这里没有外人,才道:“相、卫、澶三州已为刘鄩所据。贝州、博州亦不听我等号令。便是这城中,有多少人马真心追随你我,嘿,只怕也很难说。

    于我等而言,这魏州实是死地。

    朱有贞必杀我等,唯北投一条活路,奈何?”他其实有半句话没说。张万进那是主动卖主,李小喜就更恶劣,如今他们是为形势所迫,与张、李绝不相同。奈何卢文进这干将也在,不好明说伤了人心。

    众人闻言,皆默默不语。

    闹这一场,不就是怕被朱有贞害了么。

    若还有选择,张彦也不想自己犯险,奈何形势比人强啊。遂银牙狠咬,道:“这样,选五百甲士随我去见唐公。哼哼,爷爷也不是泥捏地。你等谨守城池,勿使人赚了去。”

    张哥甘愿冒险,众人十分感动,纷纷躬身拜服,口称愿为张将军赴汤蹈火,更加坚定了张彦的决心。

    富贵,险中求啊。

    当然,说归说做归做。

    张彦也怕被李老三坑死。又遣使与之相约,要找个折中安全的地方会面,以此试探这厮的诚意。

    张彦盘算着,若李老三来得人多,他也多带人手,若对方敢动大军,那就是毫无诚意,自己也就顺坡下驴不去。

    哼哼,他张彦固然要求条活路,但这李三郎难道就不想得到魏博么。

    李枢密得知张彦要来,立刻应允,回复将留大军在后,只领五百人南下,约张彦到永济县一晤。

    永济县,是位于贝州与魏州交界处的一个小县,曾屡遭战火摧残,十分破败,如今连个县城都没有。正因连个县城也无,周围视野辽阔,倒是地方合适。

    对面来人不多,张彦于是同意,承诺也只带五百人来。

    事情,就这般说定。

    议妥了会晤,张彦还不急走,却安排了许多斥候先行,确认辽军的动向。

    斥候汇报,对面果然大军不动,只有数百骑离营南下,已进了永济县驻扎。

    张彦知道,必须出发了。便领五百银枪效捷军离城,也往永济县而来。这五百兵都是张哥精挑细选的军中翘楚,要么就是军中恭顺之辈,要么就是本地有些影响力的大小兵头。

    至少张将军觉着,如此安排最是稳妥。

    此外,还是人人精甲良驹,随时准备一言不合拔腿就跑。

    张彦还不放心,先到与永济相邻的馆陶歇了一日,探知李三确实只有五百兵来,都驻扎在驿站里。

    周围并无伏兵。

    原来,永济县没有城墙,只有个驿站修的夯土围子。张彦琢磨,李老三毕竟是初来乍到,找个土围子住下也能理解。骑兵出身的张彦又遣斥候在周边摸底,反复确定没有伏兵,这才在五百扈从的护送下,如约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