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章 穷兵黩武进行时
    齐王治下的山东为了建军而全力压榨,晋王的山西也没闲着。

    山西商人行游天下,到处建立商会,设立钱庄。

    晋王府凭借积年累月攒下来的信用,向全省钱庄分三批次借款,月利三分,年化率36%,按照现行标准是妥妥的高利贷了。

    全晋商人百年累积的财富全都变成了一箱箱的子弹,一门门的大炮,山西东部的太行山碉堡系统被修筑的铜墙铁壁。

    山西的兵工系统全力运转,由最初的仅有枪炮弹药四个工厂发展到包括铁工、引信、电气在内的17个工厂,兵工系统超过1.5万人,可以做到月产轻重火炮35门,迫击炮 100 门,步枪3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炮弹发,迫击炮弹 9000发,子弹420万发。

    太原厂的拳头产品乃是晋造88毫米野战炮与晋造105毫米山炮,他们的横楔式炮闩,合式大架,套管自紧和复进机,以及高低机方向机乃至护盾大体相同,可以说这是一种十分欧式的设计,即中口径野战炮与步兵炮同种炮架设计,仅火炮不同。

    这些痕迹在日系设计中极为少见,他们的明治山野炮大多只有炮车相同,在具体的火炮设计上仍是百花齐放。

    同时,该炮摈弃了之前日系风格的晋造火炮的钢箍自紧,而采用克虏伯风格的套管自紧,以及不再使用日系的螺式炮闩而采用克虏伯风格的横楔式炮闩,种种细节,不禁让人感觉,这两种火炮就是德国佬的手笔。

    虽然官方说法是引进了瑞士苏罗通公司的产品仿制而成,但大家私下里都认为这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的某种90毫米级别火炮废案的重新利用,毕竟德国被限制了军备,可军火公司对外交流可管不着,我们还是要吃饭的嘛。

    山西因为钢材生产质量低下,无法制造出合格耐用的步枪枪管,于是,发射手枪弹,对枪管磨损较小的冲锋枪在山西军队中铺开来。

    但出于日本对冲锋枪一向蜜汁脑洞,他们对于冲锋枪的研发不能说是百花齐放吧,也只能说是一无是处。

    日本第一支试制冲锋枪要到1927年才完成,而且还是从1920年就开始研制的,结果陆军的报告指出:这种冲锋枪经常卡壳,1200发\/分的过快射速导致枪管容易过热,结构不稳定,无法适应作战环境。

    同时,在测试中,该枪的撞针和退壳钩也相当难堪的因损坏而不得不更换。

    日系轻武器设计一向都是千奇百怪,也就栓动步枪和缴获加兰德后的半自动步枪研发较为靠谱。

    1930年,这位奇丑无比的作品与瑞士SIG,芬兰拉赫蒂,美制汤姆森同台竞技,不出意料的落选了,海军选择了瑞士人的SIG1920式,也就是伯格曼的mp18I魔改版,称之为ベ式机关短铳。

    在一二八事件与淞沪抗战中,中方的教导总队、粤军、上海警察总队手持这些白格门、仿白格门与青岛造的国产SIG和对面同样装备伯式冲锋枪的日军驻上海陆战队展开了惨烈的近距离巷战。

    山西的钢铁厂从德国人那里引进了1.5吨级电弧炼钢炉和全套的德国冶炼技术,产量大概月产300吨,供给给所谓的西北实业公司与育才机器厂,全力制造武器。大量日本商品依据私下达成的协定,源源不断的被晋王控制的商队拉回来。

    整个山西变成了一个大兵营,全省被划分为12个民团区,在太原设立民团总指挥部,各个县设立民团司令部,各乡镇,村街道征集壮丁,组织民兵大队后备队。

    幕僚黄旭初在草拟山西省建设计划之意见中提出了确立民团组织体系的原则,也就是军事组织应就组织民团制度加以改进,其系统为省政府,区指挥部,县司令部,乡镇大队,村街队等。

    各个区成立了民团指挥部,设立指挥官一人,兼任行政监督,副指挥官1到2人,另外有参谋长,参谋副官,政训指导员等若干人,建立有特务队。

    各个县成立民团司令部,设立正副司令各一人,设立大队长,副大队长各一人,大队长由乡长,镇长兼任,村街道设立民团后备队队长,由村长和街长兼任。

    有些县在县和乡之间还设立了分区,由数个乡镇组成,区中的民团后备队被整编为联队。

    这些民团队伍的训练内容起初仅限于军事训练,后来又增加了政治训练,生产训练,识字训练。

    军事训练分为学科和术科两类,学科有游击战术,防空防毒,常识救护常识,间谍常识等数科,术科有制式教练,阵中勤务演习,游击战演习等。

    城市民团每年训练从3月到8月,乡村民团每年从9月到3月的农闲时间进行训练,每个民团兵都要训练180小时以上。

    民团兵训练期满之后,还要在每年的元月四日至十日复习一周。识字训练的教材由晋王府相关部门和日本教官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常识,科学常识,王道思想,地区自保等。

    为了达到全民皆兵的目的,竟然还要求大学,中学的学生和各级政府公务员普遍接受军训。

    学生军训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初步的军事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民团培养军事干部,成为预备役军官 。

    公务人员军训前后两期,山西省上下共计有一万余人参与了军训内容和一般国民军训,相同时间也是180个小时。

    晋王府还下发了所谓的三自政策和三寓政策,也就是所谓的自卫,自治,自给。要在军事上实现自卫,政治上实现自治,经济上实现自给。

    三寓政策则是指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

    幕僚黄旭初在接受山西日报的采访时就说道:“山西建设的社会动力是用集团的方式,将大多数的生产民众加以组织训练,成为巩固的集体组织,发生强大的集体力量来推动全部的建设工作。”

    据后世统计,从1927年到1930年,山西一共训练超过100万以上的民团团兵,这些后备兵员将在1930年的华北大战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给长期沉溺于中央武力之威的大员们一记狠狠的耳光。

    而此时的朝廷还在攻略陕西,毕竟自从安史之乱之后,陕西的建设就一直赶不上中原。

    渭河平原在深耕上千年后已经无力供给庞大的中央人口,关中的运河沟渠系统也被破坏殆尽。

    陕北更是成为了不毛之地,寥寥几个定居点之间便是广袤的荒山。

    这种迹象已经是宋明两朝努力恢复该地后的结果了。洛水以北,大多人烟稀少,人口富集区已经从北宋时期的灵州、明代的延安府倒退到了如今的洛川一带。

    至于两湖、河南一带,从明年开始的中原大旱将使得朝廷大笔的资金覆水难收,面对齐晋两个强藩,到底是像日本一样倒幕成功,还是像刘秀一般据河北而统天下呢?不光是大夏各势力想知道的,也是各列强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