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二章 蓝陀银松
    时过冬至,南回归线附近基本上已经没有风了。

    不过此时太阳就在南回归线上。如果有陆地接受到太阳的热量,与海面形成的温差依然能形成微量的离岸风,只是不可能吹得太远而已。

    像神洲东岸那样的季风,必须有足够体量的大陆和广阔的海洋相交才可能形成。

    好在蓝银岛的体量,比瑚州岛要大得多。因此在沿海地带,白天尚能形成微弱的风,从海洋抚入陆地,午后时分最为明显。

    原本这样的微风不可能吹得动帆船,但有了聚风扇就不一样了。

    乔银和郎先生带着一棚水手,驾驶了一艘牙舰,从陆地北岸中部驶向东北地区。

    从中部往东沿岸行驶,越靠近东岸,就能看见内陆的森林越发繁茂,树木也越发高大。

    海岸滩涂也从中部的大颗卵石,砂粒,逐渐演变成细腻的沙滩。到最后,沙滩开始变得温润,淤积起来,最终形成了褐色的泥滩。

    世界上的海岸千奇百怪,有涂滩,有岩礁,有的平缓,有的陡峭……哪怕是相似的气候条件,也能形成完全不一样的沿海,宛如指纹一般不可琢磨。

    不过从大的地理构造上,海滩依然是遵循大陆架,洋流,风向,还有陆海生物慢慢形成的。

    所以乔银他们一路航行,也在一路观测地貌和海岸。毕竟以后要开发,必然要掌握这片土地上的一切自然条件,所有工作都要慢慢开展,仔细记录。

    几天后,牙舰终于航行到东北角的位置,乔银又看见了那一大片雨林。

    “哇,真是壮观哪!”

    下了船,郎先生踏上泥滩,望向了十多里远的内陆:这里同样是一片森林,但无论是树木还是植被,都比中部地区要高大太多。

    二人踩着淤泥上岸,留下了两串深浅一致的整齐脚印。直到走近了雨林边,仿佛来到了一个巨人国:这里随便一棵树,都比虹杉还要高大。

    放眼再看,就连地面的植被也极其深邃,很多藤蔓更是直接绕到了树干上,一圈一圈的攀岩。因此二人行走起来也格外小心,以免被毒蛇毒虫袭击到。

    走进森林不多远,光线就很快阴暗下来。巨大的树木仿佛一把把撑开的遮天巨伞,把天空的阳光挡住了大半,连温度都下降了很多。

    “啊!”

    突然,乔银只感觉脚下一软!

    之后他的身体突然失去了脚踏实地的感觉,开始不由自主的往下沉。

    “大洇泡?”

    心中一惊,乔银的神魂猛然遁了出来,抓住自己往上就拉。

    结果一使劲,神魂竟然重新融入了肉身!

    “不要乱动!”

    郎先生很快发现了他的异样,猛然喝了一声。飞快地扯断了旁边树上的一根藤蔓。

    “抓住这个!”

    “哦!”

    乔银的腿已经沉下去了一截,好在手还在外面,一把就抓住了藤蔓。

    郎先生猛然一使劲,硬生生把他从淤泥里拔了出来。

    这一回,当真把乔银吓出了一身冷汗:“多谢您了郎先生,原来神魂竟然托不起肉身?”

    郎先生也松了口气,将藤蔓卷成了一个圈。

    “是啊。神魂一遇上肉身,只要发力就会遁进去;而且活人的气血对神魂磨损很大,就算是别人的神魂,也不能长时间把你带起来。”

    说着,他把这圈藤蔓交给了乔银:“所以再有危险,你就用神魂把它放下来,这样就能拉起自己。”

    乔银接过藤蔓,突然想到:“那我们用它编个筐,人坐筐里,不就能提着自己飞了?”

    郎先生无语:“这太危险了,小心把肉身摔死!大的道门应该有专门祭炼飞行的法宝,看以后有没有机缘,我们也做几个试试。”

    “好吧。”

    乔银把藤蔓先挂在了肩膀上,然后提了提湿渌渌的裤子,当真有些难受。

    不过走进森林不算太远,他的心情就恢复过来了。因为前方感受到了那点神魂波动。

    啵!

    念头一闪,一枚黑中透金的珠子从泥土里冒了出来,飞回到了乔银的手上。

    正是他留在这里的幻灵佛珠。

    在埋下这棵佛珠的正前方,众多植被中间,便耸立有一棵鹤立鸡群的大树。

    “蓝陀银松木!”

    二人抬起头,望见了这棵比桅杆还要粗一倍,高得好像耸入去霄般的巨树。

    乔银上次是神魂外游,加之念头疲倦,远没有今天看得这么真切。

    从表面看,它就是一棵放大了许多倍的松树,正如同盆景中的松树缩小了许多倍一样。

    如果不是它如此高大正直,乔银或许就不会砍下它的树枝作为样本,当真是木秀于林。

    郎先生遁出一缕神魂,渗进了树干中。也喜道:“是它,是它,就是它!蓝陀银松!”

    乔银围着树绕看了好几圈,抚磨着它粗糙的树皮,这才问道:“先砍几棵回去?”

    这样的大树,不光体量巨大,而且材质更是极佳。乔银想象不出,如果砍它十根八根拿来做船,那能打造出一艘怎样雄伟的巨舰啊?

    郎先生却拦道:“不要急!这么一棵大树长出来,恐怕得好几百年,砍一棵少一棵!以我们现在的造船技术,未必能好好利用,还是先研究一番再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