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章,杀人诛心,要不司徒公举荐一人?
    第36章,杀人诛心,要不司徒公举荐一人?

    得到董卓的首肯后,王允心内大定。

    袁隗与杨彪对视一眼,目光复杂。

    显然,两人都已猜到王允的真正用意。

    两人不约而同地感叹:平心而论,说到政治谋略,咱们可比子师差远了!

    就连一向与王允不和的袁隗,此时也有些佩服王允的计谋。

    表面上看,王允是在为董卓扬名。

    但实际上,却是在给对方挖坑、埋雷!

    州牧和郡守,是干什么的?

    那是地方的军政长官。

    是手握兵权的一方诸侯!

    这些人外放之后,完全可以暗中积攒实力。

    等待时机,反戈一击!

    到时候,只要打出“清君侧”的旗号。

    号召四方兵马入京勤王,绝对够董卓喝一壶的。

    可以预见:

    这些当年董卓外放的州郡长官,日后必将成为反董的急先锋!

    王允此计,可谓杀人不见血。

    等到董卓觉察到的时候,恐怕什么都已经晚了。

    王允注意到袁隗和杨彪看来的目光,心中微微得意。

    同为三公,搭档多年,三人之间只需一个眼神,便知彼此心意。

    哼,董卓不过一匹夫耳!

    老夫翻手之间,便可令其万劫不复!

    这洛阳城,还轮不到一个西凉羌汉做主!

    王允一手轻捋长须,一手轻轻叩击桌面。

    这是他在得意之时,习惯性的一个动作。

    李儒冷眼注视着这一切,眼中杀意渐浓。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云梯。

    既然你王司徒想过招,那在下便陪你玩玩。

    借他的缰绳栓他的驴,将计就计!

    李儒很快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他相信,此刻王允有多得意,将来就有多憋屈!

    虽识破了王允的险恶用心,李儒也有了法子反制。

    但毕竟要等王允名单呈报上来后,他才能反击。

    可现在王允就惹来李儒。

    李儒又是一个不喜欢记仇的人。

    他喜欢有仇马上报!

    王允戏弄董卓,那就是在侮辱他李儒!

    想到这,李儒起身,缓步上前。

    来到王允面前,先是朝他恭敬一拜,然后李儒才用略带恭维的语气说道:

    “司徒公苦心孤诣,一心为大汉社稷,儒佩服!”

    此话一语双关。

    表面恭维,实则嘲讽。

    王允见状,忙起身回礼。

    李儒虽是一介白身,但他是董卓的女婿兼重要谋士。

    王允是知道李儒身份的,不敢怠慢。

    “先生过誉了,老朽与董公同为汉臣,自当为朝廷分忧。”

    “老朽虽年迈,但也想以残烛之躯,为大汉再进一份绵薄之力啊!”

    王允情真意切,泫然若泣,让人闻之动情。

    配上他那副颤巍巍的样子,就像是一位可敬的长者,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奉献了一生。

    混迹官场四十多年,王允的演技早已炉火纯青,信手拈来。

    王允并未听出李儒的弦外之音。

    在他看来,李儒主动与自己搭话,是代表董卓来拉拢自己。

    看来,刚才自己主动献策,已经获得了西凉派的好感啊。

    想到这,王允愈发得意,但脸上却仍是一副忧国忧民状。

    李儒闻言,后退了一步,躬身又是深深地一拜。

    熟悉李儒的人,都知道,当他突然变得客气之时,便是已经磨好了屠刀了!

    重新站直了身子,李儒故作感叹道:

    “司徒公报国之心,天地可鉴!”

    “眼下就有一件大事,需要司徒公来处理。”

    说完,目光平静地直视对方。

    王允一愣。

    下意识地,他觉得有些不妙。

    可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好推辞。

    “咳咳,先生请说。”

    李儒微微一笑,侧头看向天子刘辩。

    哦不,应该是前天子。

    王允见状,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迅速笼罩心头。

    李儒转头再次看向王允,罕见地露出一抹微笑。

    “听闻,司徒公文采斐然。”

    “这废帝诏书嘛,就麻烦司徒公来起草了。”

    声音虽轻,但在王允听来,却不啻五雷轰顶。

    嗡!

    王允眼前一黑,差点一头栽倒。

    身形一个踉跄,王允猛地站直了身子,全然忘了刚才的老态龙钟。

    起草废帝诏书,那可是要背负千古骂名的!

    想他王允已是花甲之年,苦心经营了大半辈子的名声,才赚了个:赤胆忠心,一身正气,铁骨铮铮的名声!

    这要是起草了废帝诏书,呵呵……

    那他这张老脸,可就丢尽了!

    赤胆忠心王司徒,起草废帝诏书??

    这不是天大的讽刺吗?

    这不是抽自己老脸嘛!

    更重要的是,这丢的不是他王允一个人的脸面,还有他背后的家族:太原王氏。

    当世最有名的四大望族,号称四姓:

    范阳卢氏、

    清河崔氏、

    荥阳郑氏、

    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世代官宦,乃是天下最顶尖的世家大族之一。

    王允若执笔起草废帝诏书,丢的可不仅仅是自己的脸。

    整个太原王氏,都要跟着蒙羞!

    李儒小儿,好狠毒的心思!

    王允心中大骂李儒阴险,他明白,这份废帝诏书,就是西凉派要他纳的投名状!

    可这代价,未免太大了些。

    王允咽了口唾沫,声音略微有些沙哑地说道:

    “老朽年事已高,近来执笔之时,常觉力不从心。”

    “起草诏书一事,老朽恐不剩胜任。”

    “先生,不如另请他人吧!”

    说完,王允冲李儒尴尬地一笑,比哭都难看。

    李儒轻轻地哦了一声,微笑道:

    “既如此,那司徒公为我举荐一人。”

    “你认为,何人可担此重任啊?”

    说着,他环顾了一眼满朝文武大臣,意有所指。

    最后一句,已转换了对王允的称呼,直接称“你”,这也是在向对方施加压力。

    王允嘴角一阵抽搐。

    杀人诛心啊!

    让我推荐?

    这不是得罪人嘛。

    无论被推荐之人是谁,日后都将视王允为死敌。

    而且,他王允甩锅同僚的恶名,也将传扬开来。

    李儒看似给了他两个选择,实际上根本就是道单选题。

    闻听此言的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不少人看向王允的目光,已无往日的敬重,转而是一种鄙夷、威胁。

    “姓王的,要敢提老子的名字,我就跟他拼了!”一名武将骂骂咧咧道。

    众人朝他投去鄙夷的目光。

    王允得有多智障,才会提名你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武夫?

    又有几人小声商议道:

    “赞成废帝的是他王允,祸是他自己闯的!”

    “他要敢提名别人,咱们就联合举荐他!”

    说话之人似乎有意提高了音量,周围的不少大臣都听到了,顿时眼睛一亮,纷纷点头。

    王允也听到了,眼前一黑,差点晕倒。

    此刻,他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深深地吸了口气,王允重新审视眼前之人。

    李儒也在看他,神色一如既往地平静,只是嘴角微微含笑。

    王允明白,之前自己严重低估了对手。

    现在,他要为自己的失误,付出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