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1章 善待俘虏
    一下子在建昌俘虏近四千名清军,大大出乎吴捷的意料。如何处理这四千名清军,也成为一件棘手的难题。

    战斗刚一结束,战场上便出现打骂清军俘虏的现象,引起了吴捷的警惕。

    清军将吴城镇、芦潭镇洗劫一空,又在建昌城外的村庄里肆行抢劫,百姓对其恨之入骨。

    这次战斗历时近半个月,战士们奔波辛苦,又损失了战友,把仇恨都转移到了俘虏身上。

    一时间,颇有人主张一不作二不休,干脆把这些俘虏全部杀掉。

    杀俘问题自古有之。直至近代,杀俘问题仍很严重,欧洲有,亚洲亦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红军一直强调“不杀俘虏”,把不杀俘作为俘虏工作的底线原则。

    以不杀俘为开端,红军创造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俘虏政策,在瓦解敌军、战胜强敌发挥出巨大作用。

    历来杀俘不祥。

    从唯心主义观点来看,历史上嗜杀的武将,大多不得善终。

    战国时,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赵国几乎户户挂丧。白起最终失信于秦王,身死族灭。

    西楚霸王项羽,于洛阳新安坑杀秦国二十万降卒,最终在垓下兵败自刎。

    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屡屡屠城,三十九岁暴薨,两子为国公,都失位而死。

    明朝抗倭名臣胡宗宪诱杀倭寇首领汪直、徐海,最终酿成更大的倭乱,胡宗宪也受到严蒿父子牵连,最终自杀谢罪。

    在十九世纪中期的华夏,杀降却是一件公开而普遍的事。例如,湘军统帅曾国藩便极力怂恿部下杀降,认为杀的太平军越多,太平军的力量越弱。

    1861年,曾国荃攻下安庆,俘虏一万六千多名饥饿无力的太平军。这些太平军多为英王陈玉成的部下,意志坚定,头脑顽固。曾国荃不好处理俘虏,只好接受幕僚意见,将其全部坑杀。

    事后,曾国荃又放纵部队在安庆城内抢劫,屠杀城中百姓。湘军水师统帅彭玉麟自小在安庆长大,为人嫉恶如仇,听闻安庆被屠,便请求曾国藩诛杀曾国荃。

    曾国藩当然不可能诛杀自己的亲弟弟,他反而语重心长地教导彭玉麟,要彭玉麟不要书生意气,放胆杀俘。

    曾国荃因为杀俘太多,心中担惊受怕,萌生了退意。曾国藩立马来信鼓励曾国荃,夸他杀得好,杀得对。

    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也有样学样,在江苏大肆屠杀太平军战俘。尤其是苏州杀俘事件,影响极为恶劣。

    因牵涉到洋人,差点酿成国际事件。李鸿章内心忐忑,生怕政敌落井下石。谁知道,清廷不仅不怪罪,反而下诏说淮军杀俘杀得好。

    抛开“杀俘不祥”这种唯心主义观点,贸然杀俘,定会增强敌军抵抗意志,增加战斗难度。

    例如,湘军、淮军在太平天国后期大规模杀俘。即使太平军将领主动投降,湘军也经常先诱降,再出尔反尔,诛杀太平军降将。一些太平军守将干脆破罐子破摔,和湘军鱼死网破。

    湘军、淮军敢于杀俘,是因为他们力量强大,坐拥数十万部队,又有华夏数省财力作后盾,不怕太平军死扛到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湘军属于私人武装,战争一结束就要解散。不少军头巴不得天下好乱,好避免、拖延裁撤湘军。

    对于复兴会来说,敌强我弱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假若贸然杀俘,必会引起敌军仇视,绝对是不可行的。

    这层道理,复兴会的高级干部也都懂得。但在吴捷看来,不杀俘虏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复兴会必须完善俘虏政策,确实善待俘虏。

    早在镇江时,吴捷组织教导队,在培训复兴会干部时,便特意强调军队要善待俘虏,注重瓦解敌军。

    自镇江以来,左七军经历的战斗不多,俘获有限,大体上能够执行复兴会的俘虏政策,没有出现杀俘虐俘等现象。

    但这一次,部队一下子俘虏四千清军,必须慎重处理。既不能杀俘虐俘,也不能贸然释放俘虏。

    否则,俘虏转身又跑回南昌,重新加入清军,吴捷岂不白忙活一场?

    对俘虏问题,吴捷高度重视。他在建昌专门设置俘虏营,调政工部副部长李珊元到建昌具体主持俘虏工作。

    正巧各军骨干云集建昌县,吴捷也让他们现场学习领会俘虏政策。

    结合当时实际,吴捷制订了以下俘虏政策:

    一、尊重俘虏人格,给予其同等待遇。除抢劫而来的财物外,允许俘虏保留私人财物。不杀、不打、不骂、不虐待、不歧视俘虏,关心俘虏生活,受伤的给予医治,生病给予医药。

    二、大力改造俘虏,争取为我所用。各级政工部负责宣传、教育、感化俘虏,通过“诉苦大会”、“欢迎大会”等形式提高俘虏思想觉悟。

    清军俘虏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以农民居多,与复兴会士兵属于同一阶级。复兴会坚持为民谋利,主张平分土地,同样可以得到俘虏的共鸣。

    争取俘虏投身我军,务必要尊重俘虏本人意愿,不得强迫俘虏投诚。同时,也要检查俘虏的身体、入伍动机,歪瓜裂枣者不要,动机不纯者不要。

    欢迎俘虏加入我军,对加入我军的俘虏改称新兵,通常应将老兵、新兵混编。俘虏一旦成为新兵,则与老兵取得同等地位,立功者可以正常晋升、受奖。

    三、及时释放俘虏。经过宣传教育后,对于不愿加入我军的俘虏,则给予路费,将其遣散。此原则主要针对敌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中高级军官身份特殊,思想顽固,危害甚大,应严格控制,不能轻易释放。

    通常情况下,部队俘获俘虏后,应至少进行半个月的宣传教育,再让俘虏决定走留。战事紧急时,宣传教育时间可以缩短,以一个礼拜为宜。

    四、慎重对待特殊俘虏。特殊俘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被俘的当地百姓,一种为敌军中高级军官。

    在建昌之战中,大多数百姓都支持复兴会,却也有少数百姓支持清军,为清军带路、搬运物资,甚至直接加入清军。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复兴会立足未稳,有百姓支持敌军也属于正常。假若不分青红皂白,对他们以俘虏论处,恐怕会在农民当中造成不良影响。

    为此,吴捷的对策是,召集群众大会,由复兴会宣布这些人犯有过错。由于这些人觉悟不够,受到地主蒙骗,此次原谅他们,由村民兵连作保证人。若下次再敢犯错,一定严惩不殆。

    对于敌军中高级军官,决不能轻易释放,应对其进行反复的宣传教育,争取其为我所用。

    只要我军始终扣押、控制住俘虏的敌军中高级军官,敌军就难以重建队伍,也就不能卷土重来。

    敌军中高级军官大多读过书,了解敌军详情,懂得军事指挥和军工技术,属于部队紧缺人才。

    如果他们洗心革面,可以安排他们到技术性岗位上,比如到学堂授课、到军工厂指导生产。如果确实可靠,可以安排他们继续带兵打仗,但应防止兵权旁落。

    对于中高级军官中的顽固分子,应安排他们从事体力劳动,譬如到矿山开矿。对于罪大恶极者,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者,不能姑息,应公审后杀之。

    尽管事务繁忙,吴捷还是决定留在建昌,亲自指导善待俘虏工作。他计划利用半个月的时间,让部队一边休整,一边处理俘虏工作。

    为提高工作效率,吴捷指示李珊元把四千名俘虏分配给参战各部队。他鼓励部队留用俘虏,趁此机会扩军。

    这天,吴捷外出散布,路过二师一团,碰巧看到一团五连正在召开“诉苦大会”。

    两个连队老兵上台发言。

    一个讲复兴会来之前,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如何压迫农民。农民们一年到头辛苦劳累,却吃不饱,穿不暖,为地主做牛做马。讲到情深处,台下不分老兵新兵,个个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生吞活剥。

    另一个讲复兴会来之后,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从此当家作主人,又在农村兴办公学,穷苦家的孩子也能免费上学。又在村里组建民兵连,农民的事自己说了算。台下的老兵们笑逐颜开,俘虏们则充满了期待。

    一个俘虏受到感染,上台说道:“以前,清妖对我们说假话,说太平军杀人不眨眼,不准百姓结婚,强行没收百姓财产。如今到了天军营里,才知道清妖说的都是屁话、鬼话!

    “这些天来,天军把我们这些俘虏当成自家兄弟,我们有吃有喝,生病了有人医治,伤兵还有营养餐。我们亲眼看到天军里面官兵平等如一家人,上级不打不骂下级,下级尊重服从上级。

    “我们也明白了,天军分田给农民,办公学让小孩免费读书,是实打实地为普天之下的老百姓谋福利的。我叫张惟侠,原是个绿营把总,情愿加入天军,恳求天军开恩收留我。”

    这张惟侠讲话不卑不亢,引起了吴捷的注意。五连连长本来十分欢迎张惟侠,但一听他是个绿营军官,未免有些犹豫。绿营把总也是个七品武官,平时也能管个百十号人,若有张惟侠在连队,俘虏们岂不要敬他几分?

    吴捷见状,便指示随行的李珊元,让他将愿意投诚的清军下级军官召集到一起,办一期简短的培训班,再分发到各部队充任排长、班长。

    最后,在尊重俘虏意愿,考察俘虏身体、动机之后,复兴会共吸收两千五百名俘虏投诚,正五品以上军官暂时全部扣留。